根据党的十九大报告,结合实际谈谈你对“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的看法。(2019年南京师大)

admin2021-01-27  48

问题 根据党的十九大报告,结合实际谈谈你对“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的看法。(2019年南京师大)

选项

答案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深化教育改革,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其中,“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体现了党和国家对基础教育的新期待和新要求。这既是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主要方面,也是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重要举措,更是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具体而又庄严的政策承诺。 总体上可以从三个维度来理解“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的政策意蕴。 (1)公平而有质量:崭新的政策诉求和坚定的政策立场。 从总体上看,“公平而有质量”,体现了国家崭新的政策诉求和坚定的政策立场。之所以这样表述,即在于表明,未来中国的基础教育发展,既要摆脱单向度的“普及”这一面向大众、质量低端的基本教育价值诉求,也要超越单维度的“提高”这一面向少数、关照重点地区和重点学校的目标追求。将“公平与质量”联动考量、系统设计、整体安排,使之成为中国一项长期的政策选择和制度设计。这样的政策追求,意味着中国基础教育政策的发展进入一个新的阶段,意味着“有公平的质量”和“有质量的公平”。“基于普及的提高”和“基于提高的普及”将成为今后一段时期中国教育政策的新诉求,这就是新时代教育政策的新特征。 (2)破解时代难题:深切的政策关怀和强烈的使命担当。 “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体现了国家对当前教育矛盾和问题的科学研判和精准界定。这些问题具体化为当前基础教育领域的诸多可感知、可体验、可言说的热点问题、焦点问题和难点问题。诸如,日益严重的中小学课业负担和应试教育问题、青少年儿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不足问题、义务教育择校热问题、贫困地区优质师资和生源流失问题、学前教育不均衡问题、普通高中办学单一化和高考竞争加剧化问题等。这些矛盾和问题彼此关联、相互交织、整体联动地制约着基础教育的改革和进步,阻碍着青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社会的发展、国家的文明与民族的进步。从总体上看,这些问题既是教育的公平问题,也是教育的质量问题,更是公平与质量的叠加问题。 因此,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我们能不能解决这些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中国教育的未来、中国孩子的未来和中国社会的未来。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党的十九大围绕“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和“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阐释并重申了一系列改革举措。诸如,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高度重视农村义务教育,办好学前教育、特殊教育和网络教育,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等一系列政策主张,从整体上聚焦于“公平而有质量”这一政策主题,系统地指向着中国当前教育改革的难点问题,全面地关照着青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问题,体现了党和国家对教育事业发展的战略意识、生态意识和关怀意识,体现了党中央对青少年成长相关政策的系统思考,对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新时代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高度关切。毋庸置疑,只要我们沿着“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这条正确的道路不断前行,我们就一定会有能力、有条件、有信心实现“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总目标。 (3)勇于攻坚克难:目标的艰巨挑战和政策的系统推进。 如上所述,党的十九大报告在强调“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中,使用了“努力”一词。这清晰地表明,无论是在实现的条件上,还是在实现的能力上,当前我们与“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和“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都还有一些差距,距人民群众对美好教育的向往还有一段道路需要前行。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决定了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将在较长时间内存在。所有这些都要求我们,在实现“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的过程中,既要坚定信心,又要持有耐心,更要拥有恒心。 第一,要求我们每一位政策的行动者,特别是政策的决策者对“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抱有真诚的改革意愿、采取真实的改革行动。这种真诚的意愿不仅来源于党和国家的坚定政策立场,也缘起于对当前教育矛盾和问题的焦虑意识和忧患意识。党的十九大将教育事业的发展作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意味着我们必须以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去关注教育的公平问题、质量问题,关注青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问题。推进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不仅体现为对弱势群体的深切关注,对薄弱教育的真切支持,更体现为敢于切断特殊教育利益链条的胆气。唯有此,实质的公平才可以期待、真正的公平才可能实现。 第二,“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要求我们的教育改革要系统推进、联动发力。改革的成功既取决于改革者的意愿和能力,也取决于改革的内外条件和社会支持,这要求我们避免过去孤军作战式的改革模式。 我们应认识到,当前基础教育的应试教育问题和高考改革问题之间存在着联动作用和相互强化的关系;我们应认识到,基础教育的择校问题、师德问题、薄弱地区师资短缺问题、教师待遇问题等彼此关联、交互嵌入。所有这些,都要求决策者不断增强决策的能力和素养,站在更为广阔的改革背景和更为深刻的改革视野下,从教育治理能力现代化和教育供给侧综合改革的立场设计教育制度,寻求更为要害性、关键性和实质性的改革突破口和改革着眼点,推动更为坚决、更为果断、更为大胆的改革举措。譬如,如何设计更为切合时代特征的高校招生选拔制度,从源头上系统化解基础教育的应试问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不足问题、中小学择校难题、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问题等;再譬如,如何设计更为契合时代需求、对接国际惯例的中小学办学体制和管理体制,最大限度地释放各类办学主体的活力、推进基础教育多样化办学、激活各类中小学的办学自主权,为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提供制度框架等。所有这些都启示我们,在新时代,“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不但需要改革者的真诚,也需要决策者的勇敢,更需要领导者的智慧。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jikaoti.com/ti/ZsoUFFFM
0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