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阅读《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六年级上册》(人教版)“4.比”中的两段教学内容,再回答以下问题. 片段一: 片段二: 问题: 写出本课的教学设计.

admin2018-03-05  50

问题 先阅读《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六年级上册》(人教版)“4.比”中的两段教学内容,再回答以下问题.
片段一:

片段二:

问题:
写出本课的教学设计.

选项

答案本课的教学设计如下 一、视频导入,揭示课题 出示视频:2003年10月15日.我国第一艘载人飞船“神舟”五号顺利升空.在太空中,执行此次任务的航天员杨利伟在飞船里向人们展示了联合国旗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 教师提问:这就是杨利伟展示的两面旗,它们的长都是15cm,宽都是10cm.根据它们长和宽的关系,你能提出什么样的数学问题? 生思考并回答. 教师揭示课题:我们今天将进一步研究这种倍数关系,它除了用除法表示外,还可以用一种新的数学方法——“比”来表示. 教师板书课题:比. 二、探究新知,理解比的概念和意义 (一)同类量的比 师:刚才我们用“15÷10”表示长是宽的多少倍,可以说成长和宽的比是15比10,记作15:10.那么,10÷15表示宽是长的几分之几,怎样用比表示它们的关系呢? 生思考并回答:可以说成宽和长的比是10比15,记作10:15. 师:想一想15比10和10比15一样吗?它们有什么不同? 教师引导学生理解比的前项、后项所表示的意义不同. (二)不同类量的比 出示课件:“神舟”五号进入运行轨道后,在距地350km的高空作圆周运动,平均90分钟绕地球一周,大约运行42252km. 教师提问:怎样用算式表示飞船进入轨道后平均每分钟飞行多少千米? 学生独立解答,说清解题思路,尝试用比表示路程和时间的关系.(速度可以用“路程÷时间”表示,路程和时间的比是42252比90,记作42252:90.) (三)比较分析 师:观察这三个比,说说它们有什么联系与区别? 教师引导学生发现这三个比都表示相除的关系,但前两个比中两个量都表示长度,相比的两个量是同类量;第三个比中的两个量,一个表示路程,一个表示时间,是不同类量,不同类量的比可以表示一个新的量. 教师归纳并进行板书:两个数的比表示两个数相除. 三、自主学习,加深认识 (一)自主学习 让学生自学教材第49页“做一做”之前的内容,思考以下问题:比各部分的名称是什么?怎样求一个比的比值? 学生进行汇报交流. 教师出示课件:15:10=15÷10=3/2,让学生说出比的各部分名称. 生:在两个数的比中,比号前面的数叫作比的前项,比号后面的数叫作比的后项.比的前项除以后项所得的商,叫作比值. 教师板书:前项、比号、后项、比值. 师:怎样求一个比的比值呢? 生:比的前项除以比的后项所得的商就是比值. 学生进行练习,求出下列各比的比值: 2:5;0.9:0.3;0.8:8. 师:比和比值有什么区别? 生思考并回答.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小结:比表示一种关系,而比值是一个数,通常用分数表示,也可以用小数或整数表示. (二)沟通联系 师:大家讨论一下,比与除法、分数之间有什么联系?比的前项、后项和比值分别相当于分数和除法算式中的什么?比的后项可以是0吗? 生思考并回答. 师总结: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两个数的比还可以写成分数形式.例如:15:10也可以写成15/10,仍读作“15比10”. 四、练习巩固,应用拓展 P49“做一做”第1、2题. 五、回顾总结,交流收获 师:说说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或问题? 生讨论并回答,教师进行总结.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jikaoti.com/ti/X0Y4FFFM
0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