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四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计算简图如图9—11(Z)所示。抗震设防类别为丙类,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0.2g),Ⅱ类场地,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第一自振周期T1=0.55s。一至四层的楼层侧向刚度K1、K2、K3、K4依次为:1.7×105N/mm、1.8×

admin2018-10-24  35

问题 某四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计算简图如图9—11(Z)所示。抗震设防类别为丙类,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0.2g),Ⅱ类场地,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第一自振周期T1=0.55s。一至四层的楼层侧向刚度K1、K2、K3、K4依次为:1.7×105N/mm、1.8×105N/mm、1.8×105N/mm、1.6×105N/mm;各层顶重力荷载代表值G1、G2、G3、G4依次为:2100kN、1800kN、1800kN、1900kN。

假定,结构总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FEK=800kN,试问,作用在二层顶面的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F2(kN),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选项 A、130
B、140
C、150
D、160

答案B

解析 根据《抗规》表5.1.4-2,Tg=0.35s
根据《抗规》第5.2.1条表5.2.1,T1=0.55s>1.4Tg=1.4×0.35=0.49s
顶部附加地震作用系数δn=0.08T1+0.07=0.08×0.55+0.07=0.114
∑GjHj=2100×4.8+1800×(4.8+3.5)+1800×(4.8+2×3.5)+1900×(4.8+3×3.5)=75330kN.m
F2==140.6kN
本题主要考查以下两个方面内容:
1.已知底部剪力法确定的多质点系结构总水平地震作用,如何确定各楼层的水平地震作用;
2.顶部附加水平地震作用的计算方法。
地震作用沿高度呈倒三角形分布,在周期较长时顶部误差较大,故底部剪力法计算地震作用时,引入依赖于结构周期和场地类别的顶点附加集中地震作用系数。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jikaoti.com/ti/4hjhFFFM
0

相关试题推荐
最新回复(0)